国企改革方案望上半年出台
- 编辑:5moban.com - 18今年2月,邱某(44岁)因为妻子离家出走,自己又没驾驶证,所以由其妻子驾驶的小车就一直没有人开了。
旅游+乡村农业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百镇千村、旅游名镇、 美丽乡村和省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各县(市、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实现各县(市、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直通车的互联互通,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旅游+康体养生方面,依托森林、空气、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资源,开发养老旅游产品,重点配合新罗区东肖国际生态养生养老新城建设,推动1至2个养生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今年重点抓好冠豸山、永定土楼、培田古民居等景区的品质提升工程,支持和推进冠豸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和指导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和武平刘亚楼将军故居、长汀丁屋岭、漳平杨美红色景区等具有龙岩特色的新兴景区,今年争取创成6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旅游+文化方面,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龙岩特色文化内涵,重点推进永定客家祖训家风和以古田景区为龙头的文化教育研学游。采用PPP模式加快推进龙岩旅游目的地O2O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从产品创新、功能重组和特色重塑等要求入手,引导传统景区全面迈入品质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轨道。
完善龙岩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展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忙解决?昨日,漳平市和平镇干部来到木村科技工业园三期项目工地,向施工负责人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今年来,建瓯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首抓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古城片区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启动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项目。
上半年,全市完成林产工业产值128.75亿元,同比增长11.56%为破解发展瓶颈,建瓯通过完善产业链条,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了美新科技、居家佳居、鲲鹏物流等上下游企业,使林产工业体系初具规模。街区原有的戏台、拜亭、看楼、主殿等都得以深度还原,让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梁架美学韵味融入其中,更契合当代人的空间感受。上半年,全市完成林产工业产值128.75亿元,同比增长11.56%。
竹产业是建瓯的主导产业。建设伊始,街区内居民有些担忧:街区是否会陷入古城同质化的困境,丢失了原本的烟火气?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居民的顾虑被彻底打消。
今年来,建瓯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首抓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古城片区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启动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项目。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瓯市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优选调研主题,聚焦笋预制菜、以竹代塑等30多个发展课题。七贡食品项目采用数据得地的新模式,从前期对接到签约选地仅用20天,再次刷新建瓯项目落地速度。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建瓯市林产工业专班相关负责人、铁路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黄东辉说,这得益于市里开展贴身调研、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由于在古城保护提升中取得突出成效,建瓯市今年获评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试点县和全省理学名城城市更新建设样板,这背后离不开该市开展的现场办公新模式。为让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原汁原味,建瓯市有关党员干部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带队深入项目现场调研50余次,现场办公40余次,解决问题100余个,突破项目谋划、房屋征迁、项目服务等难关,对保护区内建筑的风貌、质量、年代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建瓯市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全市竹材年产量5321万根,却因为开发同质化、低端化问题无法产生更大的效益。
在该街区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陈海银说:我在这里成长、结婚、生子,走在街区内到处都能引起回忆。曾经的老街区不仅建筑老,基础设施也破旧,经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项目修缮、建设后,更有历史味道了,也变得更加整洁宜居了。
(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叶秋艳)好生态赋能振底气让乡村振兴更快邵武沿山镇深山老林里处处可见树桶、树洞、地洞,还有悬崖峭壁。
同时,他开展网络直播带货,通过制作抖音视频圈粉数万人,巧借云端把产品卖到了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并依托金坑红色旅游招牌,融入金坑好物系列伴手礼,推动金坑好米走出去,打响优质大米品牌,已与50余家机关单位、企业签订销售订单,为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近年来,邵武不断挖掘蕴藏在绿水青山中的生态价值,牵引带动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但当地的好生态,引来邵武市强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在金坑乡金坑村和重下村发展大米种植,打造集育秧、烘干、加工、仓储、冷链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新增带动30余位农民在当地就业。同时,建设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优化电商便民服务站,统筹推进电商工作,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好生态厚植绿底色让绿色产业更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邵武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
其中,邵武碎铜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金字招牌。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加持下,邵武市在推行旅游+文化战略中,拓展新的内容和业态,打响了诗画邵武、书香邵武、和平古镇、天成奇峡、云灵山大峡谷等品牌。
好生态孕育旅底蕴让旅游休闲更活拿口镇悠久灿烂的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出千年古刹、千年银杏、千岭湖等三千奇观,当地政府以此为依托,整合周边资源,奋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水上娱乐、人文景观、森林园艺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度假区。截至目前,已举办了多场围炉煮茶、单位团建等活动,深受人们称赞。
他们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摸索出一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的新路子。据悉,邵武森林覆盖率达78.83%,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12月9日,慕名前来邵武肖家坊镇创业的厦门吉宝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贵勋满怀信心地说。他还打造家庭农场,带动20多户周边农户一起走上养蜂致富路。邵武还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前建有水上摩托艇、皮筏艇、滨水特色餐厅等水上游乐项目,还建成21栋木屋旅宿、房车营地、路虎越野体验基地等。
拿口镇还成功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对度假区进行规范经营。肖家坊镇依托AAAA级景区天成奇峡和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培育文旅产业,辐射周边村组,全力推进生态康养小镇建设,为两山转化注入新活力。
金坑乡是邵武市最偏远山区乡镇之一。邵武在坚持绿色发展中,致力于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在政府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发展种植茶叶5.5万亩,茶叶品种齐全,包括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等。邱文凯从生态角度思考,从中觅到了商机,建起养蜂博物馆,注册闽北野熊蜂蜜商标,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土蜜蜂,打响家乡的优质百花蜜品牌。
近年来,在邵武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不砍树也致富。着力做优农业、做大工业、做强旅游业,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品牌、销售一体发展,建立健全良性利益联结机制,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探索出新路子。近年来,当地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全域森林康养,开发生态旅居、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新业态新产品,形成一条业态丰富、相融共生的产业链,2020年获批福建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康养中心,需要生态作保障,肖家坊镇有着绝佳的自然环境优势,做康养再合适不过了。
目前,邵武已建有闽北最大的茶叶交易批发市场,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130多家茶企中,重点企业5家,获得注册的茶叶商标有450个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加持下,邵武市在推行旅游+文化战略中,拓展新的内容和业态,打响了诗画邵武、书香邵武、和平古镇、天成奇峡、云灵山大峡谷等品牌。
同时,建设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优化电商便民服务站,统筹推进电商工作,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近年来,邵武不断挖掘蕴藏在绿水青山中的生态价值,牵引带动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着力做优农业、做大工业、做强旅游业,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品牌、销售一体发展,建立健全良性利益联结机制,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探索出新路子。并依托金坑红色旅游招牌,融入金坑好物系列伴手礼,推动金坑好米走出去,打响优质大米品牌,已与50余家机关单位、企业签订销售订单,为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